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任务。
  •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268
  • 国内刊号:50-1180/C
  • 出版地方: 重庆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6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业务类型:杂志征订
期刊收录:
    • 知网收录(中)
    • 维普收录(中)
    • 万方收录(中)
    • 哥白尼索引(波兰)
    • 剑桥科学文摘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发表咨询 免费咨询

期刊简介

introduction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任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创刊,刊名为《高教研究》;1996年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核准更名为《邮电高教论坛》;1998-1999年停办;1999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正式公开出版。2000-2002年为季刊,2003年变更为双月刊;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奖情况:(1)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期刊;(2)2006年本刊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颁发的“全国社科学报”称号;(3)2006年10月,本刊编辑部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高校社科学报“编辑部”称号;(4)2007年本刊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信息经济”、“信息法学”和“邮电史研究”三个栏目被评为重庆市“栏目”;(5)2008年本刊被评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也于同年被评为“栏目”;(6)2009年--2010年,荣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一等奖;(7)2010年,本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8)2010年本编辑部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编辑团队”;(9)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届栏目评比中获“特色栏目”称号;(10)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11)2008年至2009年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重庆市期刊好作品第八、九、十届评选中,本刊七篇参评作品全部获奖;(12)2011年本刊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学报”。

期刊简介

introduction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任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创刊,刊名为《高教研究》;1996年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核准更名为《邮电高教论坛》;1998-1999年停办;1999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正式公开出版。2000-2002年为季刊,2003年变更为双月刊;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奖情况:(1)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期刊;(2)2006年本刊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颁发的“全国社科学报”称号;(3)2006年10月,本刊编辑部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高校社科学报“编辑部”称号;(4)2007年本刊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信息经济”、“信息法学”和“邮电史研究”三个栏目被评为重庆市“栏目”;(5)2008年本刊被评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也于同年被评为“栏目”;(6)2009年--2010年,荣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一等奖;(7)2010年,本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8)2010年本编辑部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编辑团队”;(9)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届栏目评比中获“特色栏目”称号;(10)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11)2008年至2009年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重庆市期刊好作品第八、九、十届评选中,本刊七篇参评作品全部获奖;(12)2011年本刊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学报”。

期刊栏目设置

column

名家专家论坛 西部大开发研究 哲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 博士论坛

期刊荣誉

honor

  • 知网收录(中)
  •  
  • 维普收录(中)
  •  
  • 万方收录(中)
  •  
  • 哥白尼索引(波兰)
  •  
  • 剑桥科学文摘
  •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 RCCSE学术期刊

期刊特色

characteristic

1.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必须保障本论文为原始性研究工作内容(综述除外),不含任何伪造、欺骗和抄袭的内容。本论文不涉及国家机密,不涉及任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侵权问题。如发生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本人负责。

2.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必须保障本文无一稿多投,其内容未曾在其他任何刊物和媒体以其他任何语言发表过。责任(通讯)作者已阅读全文,并在本文的形成过程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承担今后有关本文发表方面的责任。论文所有作者均仔细阅读过全文并同意论文的内容及结论,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也已明确认可本文内容,对作者排序及作者单位排序均无异议。本文在撰写中作者已参阅本刊的投稿须知及撰写要求,并审慎查对无误后提交稿件。

3.投稿后,如果论文作者(作者单位)排序发生变化,或作者(作者单位)增加、取消,必须要有责任作者与有关作者共同签名的申请书,才可更改。无论何种原因,如要撤回投稿,必须由及时作者和(或)责任作者以书面形式通知本刊编辑部。

4.在介绍国内外同类相关工作时,均已明确标明引证来源,并以参考文献著录方式列出清单。为本文提供科学资助、咨询的单位和个人等,均已在致谢中列出。

5.如果本论文被接受发表,作者同意向本刊支付相应的出版费用,并一次性获得印刷版和电子版稿酬。

6.关于版权转让问题:论文作者同意所投送的稿件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后,该文的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权和独家权授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对本论文具有以下专有使用权: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印刷权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展览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未经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书面许可,对于本论文的任何部分,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后,作者有权使用该文章进行展览、汇编或展示在自己的网站上,仍可享有非专有使用权。

7.论文作者保障在收到贵刊的退稿通知前,不另投其他刊物。但在接到收稿回执后2个月的时间内未收到本刊的退稿通知或修改稿件的通知,可以另投其他刊物,本声明作废,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全部归还作者。

数据统计

期刊简介

introduction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任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创刊,刊名为《高教研究》;1996年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核准更名为《邮电高教论坛》;1998-1999年停办;1999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正式公开出版。2000-2002年为季刊,2003年变更为双月刊;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奖情况:(1)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期刊;(2)2006年本刊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颁发的“全国社科学报”称号;(3)2006年10月,本刊编辑部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高校社科学报“编辑部”称号;(4)2007年本刊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信息经济”、“信息法学”和“邮电史研究”三个栏目被评为重庆市“栏目”;(5)2008年本刊被评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也于同年被评为“栏目”;(6)2009年--2010年,荣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一等奖;(7)2010年,本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8)2010年本编辑部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编辑团队”;(9)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届栏目评比中获“特色栏目”称号;(10)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11)2008年至2009年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重庆市期刊好作品第八、九、十届评选中,本刊七篇参评作品全部获奖;(12)2011年本刊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学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点击此处返回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220.00
购买数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基本任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创刊,刊名为《高教研究》;1996年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核准更名为《邮电高教论坛》;1998-1999年停办;1999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正式公开出版。2000-2002年为季刊,2003年变更为双月刊;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奖情况:(1)2003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期刊;(2)2006年本刊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颁发的“全国社科学报”称号;(3)2006年10月,本刊编辑部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高校社科学报“编辑部”称号;(4)2007年本刊被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信息经济”、“信息法学”和“邮电史研究”三个栏目被评为重庆市“栏目”;(5)2008年本刊被评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马克思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也于同年被评为“栏目”;(6)2009年--2010年,荣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一等奖;(7)2010年,本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8)2010年本编辑部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编辑团队”;(9)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第二届栏目评比中获“特色栏目”称号;(10)201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11)2008年至2009年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和重庆市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重庆市期刊好作品第八、九、十届评选中,本刊七篇参评作品全部获奖;(12)2011年本刊被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评为“学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基本信息

  • 期刊级别:
    重庆
  • 主管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
  • 国际刊号:
    1673-8268
  • 国内刊号:
    50-1180/C
  • 出版地区: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
    1986
  • 出版周期:
  • 纸张开本:
    A4
  • 预计审稿:
    1个月内
  • 订阅价格:
    ¥ 220.00/1年

期刊详情

栏目设置

名家专家论坛 西部大开发研究 哲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 博士论坛

杂志特色

1.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必须保障本论文为原始性研究工作内容(综述除外),不含任何伪造、欺骗和抄袭的内容。本论文不涉及国家机密,不涉及任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侵权问题。如发生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本人负责。

2.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必须保障本文无一稿多投,其内容未曾在其他任何刊物和媒体以其他任何语言发表过。责任(通讯)作者已阅读全文,并在本文的形成过程中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承担今后有关本文发表方面的责任。论文所有作者均仔细阅读过全文并同意论文的内容及结论,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也已明确认可本文内容,对作者排序及作者单位排序均无异议。本文在撰写中作者已参阅本刊的投稿须知及撰写要求,并审慎查对无误后提交稿件。

3.投稿后,如果论文作者(作者单位)排序发生变化,或作者(作者单位)增加、取消,必须要有责任作者与有关作者共同签名的申请书,才可更改。无论何种原因,如要撤回投稿,必须由及时作者和(或)责任作者以书面形式通知本刊编辑部。

4.在介绍国内外同类相关工作时,均已明确标明引证来源,并以参考文献著录方式列出清单。为本文提供科学资助、咨询的单位和个人等,均已在致谢中列出。

5.如果本论文被接受发表,作者同意向本刊支付相应的出版费用,并一次性获得印刷版和电子版稿酬。

6.关于版权转让问题:论文作者同意所投送的稿件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后,该文的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权和独家权授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对本论文具有以下专有使用权: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印刷权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展览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未经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编辑部书面许可,对于本论文的任何部分,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后,作者有权使用该文章进行展览、汇编或展示在自己的网站上,仍可享有非专有使用权。

7.论文作者保障在收到贵刊的退稿通知前,不另投其他刊物。但在接到收稿回执后2个月的时间内未收到本刊的退稿通知或修改稿件的通知,可以另投其他刊物,本声明作废,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全部归还作者。

期刊荣誉

  • 知网收录(中)
  •  
  • 维普收录(中)
  •  
  • 万方收录(中)
  •  
  • 哥白尼索引(波兰)
  •  
  • 剑桥科学文摘
  •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 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 RCCSE学术期刊

相关期刊

related

免责声明

Disclaimers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零售和咨询服务,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任何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本站提供的期刊信息均来源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网络,仅供参考,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拨打电话400-8848-971,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